党的十八大以来,灌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作风建设,推动产业升级,重抓和服务好重点项目,全力打造光伏菌业园、西岭玫瑰园、两养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建设“科技园区、生态园区、高效园区、有机园区”为目标,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循环农业,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集优质农产品生产流通、高科技成果运用示范及农业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1、基本概况
灌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立于2011年4月,位于县内伊山、侍庄、南岗、龙苴、小伊等5个乡镇结合部,规划核心区面积为5.2万亩,示范区面积35.9万亩。园区第一主导产业为蔬菜类,其次为涉农工业(农产品加工类),2016年两类产业总产值为11.06亿元,占园区涉农总产值近70%。灌云县“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主要位于园区核心区内,园区2015年10月被江苏省农委认定为“江苏省智能农业示范园区”。2016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服务业发展完成投资9800万元;新开工项目2个,竣工2个;实际完成利用外资40万美元。
2、2016年以来主要工作
(1)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灌云县进一步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灌云县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着重提升我县食用菌产业、农产品网络营销融合发展等水平。
(2)建立健全全员招商机制,坚持多渠道收集信息,深入挖掘资源,组织开展专题招商会和集中赴外地开展招商活动,立足省内,突出福建、上海、北京等重点区域,加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招引力度。
(3)全年园区内实施了灌云县现代农业园区高效设施农业基础建设、2016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创新试点项目、灌云县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省级奖补资金建设等各类财政项目20余项,政府投入引导扶持资金达3760万余元,重点支持园区核心区基础设施、光伏农业生态园、园区试验示范基地等设施建设。
(4)园区重点推进光伏农业、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特色林果产业带、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光伏农业生态园、老叮当河健康两养生态园建设等项目列入园区年度重大事项。
(5)去年12月县人民政府联合省农科院,在我县共同举办“全国芦蒿产业峰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峰会主要观摩点,扩大了灌云芦蒿产业知名度与影响力。园区灌云芦蒿研发中心获县科技进步三等奖,区内“超蓝世界”牌果汁饮料、“云辉”牌水稻、小麦种子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
3、园区组织与管理制度建设
去年9月下旬,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党工委与园区管委会领导班子进行任职调整,由农委主任任园区党工委书记,核心区伊山镇分管领导兼任园区副主任,园区领导班子工作更有力度;园区进一步完善《灌云农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规则》《灌云农业园区管委会工作制度》、人才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软环境建设制度等各项园区管理制度,并得到了有效执行;先后组织人员赴福建福州、莆田、河南西峡、南京溧水等地开展产业对接与招商活动5次,年内举办“芦蒿项目年度培训会、组织肉羊养殖技术培训、紫山药品种与技术推广培训班”等各类技术培训5期,基地观摩8次,区内主要产业对接活动4次;围绕芦蒿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成果推介、农产品出口基地宣传等,年内经国家级媒体报道4次、省级媒体报道3次,市级媒体报道2次,取得较好效果。
4、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园区内实施了灌云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省级奖补资金建设、丘陵山区农业开发特色林果基地建设、灌云县现代农业园区高效设施农业基础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各类项目财政资金累计达880万元,新铺设伊山镇农业园区主附干道柏油路2.35公里、伊西大道水泥路1.2公里,其他生产基地水泥道路5.5公里。重点建设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内的设施大棚喷滴灌及泵站、进排水渠、路涵、斗门等基础设施及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光伏农业生态园内循环道路及景观绿化,有效提升基地配套设施水平与对外形象,同时建设龙苴镇石门村至南岗乡董王村设施芦蒿基地循环道路,为举办“现代芦蒿产业峰会”提供保障。
5、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一是培育壮大在手项目和招引大项目,引进江苏林洋集团合作建设投资5亿元的光伏菌业园,年内已并网发电,2017年底将实现菌业全面投产;总投资3000万元的马诗龙食用菌出口加工项目,年底完成厂房内部装饰工程;整合区内工厂化食用菌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加强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提高园区农产品外贸出口额。实施了连云港银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和马诗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装备升级改造项目,提高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生产保障能力与技术水平,全年实现食用菌与紫苏产品出口额达4000万美元,增长22%。
三是在侍庄街道、伊山镇、小伊乡等示范区内发展藕虾共养基地2.6万亩,亩均纯收入达5400元,显著提高了农民种植效益。
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区内伊山镇川星村特色田间乡村(伊甸园)建设,集合资源优势,通过高标准规划、快节奏启动、大力度建设,至今年5月1日已建成伊甸园一期主体内容并进行试开园,6月下旬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特色田间乡村”示范点,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2016年10月份,启动灌云4A级旅游景区规划工作,将园区核心区以4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打造,今年上半年已出4A级景区已编制概念性规划方案,作为园区重点工作进行推进。
6、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
积极发挥江苏农科院灌云芦蒿研发中心及博士服务工作站科技平台优势,园区围绕日光温室芦蒿优质高效种植技术体系建设,编制市级地方标准《日光温室芦蒿生产技术规程》《香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优质蓝莓栽培技术规程》等并推广应用,芦蒿新品种灌蒿1号、灌蒿2号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芦蒿脱毒苗的快繁方法》已申报技术专利,“日光温室芦蒿持续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成果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举办“现代芦蒿产业峰会”;结合2016年度连云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考核及奖补资金项目申报,推进区内连云港银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灌云芦蒿研发中心、连云港闲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主体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等科技成果在园区内进行示范转化应用;灌云园区协同县园艺站先后引进拿比特、早抗京欣、苏蜜11、小兰等西瓜品种、苏甜1号、苏甜2号、海蜜5号等甜瓜、苏粉11号、苏粉14号、齐达利及金陵红玉、金陵小玉等番茄、苏椒17、苏椒21、博士王等辣椒,示范推广蔬果品种计26个。
7、产品与环境安全监管
园区质量市场部重点检查连云港银丰食用菌、马诗龙食用菌、圣叶紫苏、伊云贝尔饮料、灌云惠农芦蒿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督促健全生产管理档案,组织人员不定期对其进行检查,指导其规范建立各项生产管理档案,该存档的必须存档备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年内全区农产品抽检样本235次,合格样本232次,检测合格率达98.7%。
8、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1)发挥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灌云分店引领作用,已建成54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超市优秀示范店,发展便利店13家,并结合超市软硬件建设标准化、生产经营一体化、服务全程化、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创新与服务同步化、运行机制长效化的“六化”,并配套农资供应、冷库群。超市还提供"三服"(产前、产中、产后)和打造“三流”(种苗、农肥等生产资料供应流,科技成果推广流和优质产品销售流的整合)同台的服务模式,得到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先后承担过市级农业现场会、全省科技现场会。
(2)借助灌云县现代农业园区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已建立的灌云芦蒿优质(脱毒组培)种苗扩繁体系,有效整合园区生产设施、土地、季节时间,建立芦蒿优质种苗扩繁基地与推广示范点,推行专业化种苗扩繁,提高种苗质量,年度新扩种苗基地120亩,推广优质种苗22万公斤。组建三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灌云县一条岭地区全面推广项目配套的技术成果,推动灌云芦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9、示范辐射与带动作用
2016年先后举办芦蒿项目年度培训会、组织肉羊养殖技术培训、紫山药品种与技术推广培训班等各类技术培训5期,基地观摩8次,主要产业对接活动2次,有效提升了园区相关产业辐射带动水平。组织园区经营主体、业务人员考察学习山东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泰州姜堰现代农业园区等,累计达155人次,学习外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新模式,拓展了大家的视野。
10、农民共享机制改革完善
连云港银丰食用菌、马诗龙食用菌、圣叶紫苏、伊山光伏农业生态园等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累计吸纳周边1150余农户务工或参与合作经营;超蓝世界蓝莓基地、瑞云堂灵芝基地、马诗龙食用菌基地等通过扶贫项目实施,带动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计带动680余户。
11、建设特色与亮点
围绕灌云设施芦蒿特色产业,加强科技创新,选育芦蒿新品种,组建高效种植技术集成体系,促进芦蒿产业提档升级,显著提升了灌云芦蒿生产标准化水平和综合效益;大力推进由江苏林洋集团投资5亿元的光伏农业生态园项目建设,全部并网发电,有效整合区内工厂化食用菌资源,东侧65栋菇房已进行香菇、黑木耳生产,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典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年内引进总投资5.6亿元的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新鲜蘑菇4.5万吨;加强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出口企业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日常管理,提升基地农产品质量,全年实现食用菌与紫苏产品出口额达4000万美元,成效显著;找准园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的不足,启动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联系省内外多家设计单位参与项目设计,并出三套方案,供县规委会筛选、审核,为下一步全面建设奠定基础。
食用菌种植基地
瑞云堂灵芝产品展示
灌云农业园区观摩会现场(蓝莓基地)
灌云银丰食用菌基地分拣车间
叮当河有机大米
光伏菌业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