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乡村振兴的“灌云路径”越走越宽
本文字数:1286

□ 王艳艳

202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45.98亿元,增加值88.24亿元;取得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单产、总产创历史新高;连续19年获评“全国农业生产大县”,连续9年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23年度荣获省特粮特经高产竞赛一等奖;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家……

我县曾经是淮北平原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传统农业县,产业发展底子薄、基础差、起步晚。多年来,我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立足资源优势,深耕特色产业,谋划新兴业态,多点布局、百花齐放,不断激活乡村振兴的“驱动力”,擘画出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全链条稳粮增收,端稳百姓“金饭碗”

在稳粮增产工作中,我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明确了“稳定总量,提升品质,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的总要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深挖土地潜力,打造成片连线的高产高效农业产业,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带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去年实现粮食总产量88.17万吨,粮食播种面积达182.71万亩,水稻单产位列全市第一。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11万亩以上,完成高标准农田主体工程建设6.8万亩。立足优势产业,培育构建优质粮油、规模畜禽、海淡水养殖、绿色果蔬4条全产业链。持续推动生猪稳价保供,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致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良好局面。

全领域融合发展,鼓起百姓“钱袋子”

近年来,我县在保障群众“粮袋子”基础上,开拓思路,坚持乡村融合发展,不断壮大乡村产业,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示范创建快速推进。统筹政策资源,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完成整县推进试点,创建省级水稻示范片8个、县级水稻示范片2个,惠及10个镇街、180个种粮大户及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设施农业规模扩大。完成12个部级百亩丰产方、78个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12个省级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10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

全产业链培育加快。培育发展大豆豆丹全产业链、肉鸡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大力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省级产业体系“灌云推广(综合)示范基地”、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示范家庭农场扩量。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家,获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评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28家、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7家。

全方位统筹发力,共圆百姓“安居梦”

在侍庄街道瓦房农民集中居住区,记者看到,巷道干净整洁,农家院子幽静雅致,绿化景观错落有致,休闲健身设施完备,老人们聚在一起锻炼身体、拉家常,孩子们相互追逐打闹……形成了一幅怡然自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多年来,我县有序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村级经济逐步增强,完成土地规模流转15万亩,农村产权交易成交额4亿元,全县村均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84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超30万元的村达280个,100万元以上的村超100个,500万元村实现零的突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序开展,开展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1个镇争创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12个行政村争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06个村(居)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